实现优势互补 助力提质增效 ——继续教育学院与深圳校区各学院共商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人:网站编辑

       3月25日,乐竞官方网站赴深圳走访各专业院系,与深圳校区各院系负责人就非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展座谈交流,围绕“资源整合、平台建设、服务社会”主题,聚焦大学教育使命与湾区发展需求,共商继续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新机制,推动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终身学习”的创新生态,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交流中,各院系均结合自身优势与定位,针对性地提出了与继续教育开展合作的切入点。智能工程学院提出聚焦人工智能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双方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非学历教育场景中的应用,研讨共建“AI+职业技能” 、“人工智能实训”等特色培训项目的模式机制和办法。

继续教育学院与智能工程学院展开交流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提出以劳动教育基地为载体、服务社会实践需求的思路。双方围绕深圳校区劳动教育基地的盘活利用展开讨论,提出将现代农业科研设施转化为社会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开发“智慧农业体验”等特色课程,面向中小学生、社区群体开展农耕体验、生态科普活动,以科学研究与科学教育、教育培训和产业发展的联动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

继续教育学院和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展开讨论

       理学院提出聚焦科学教育、创新青少年科普的思路。双方围绕基础科学普及展开讨论,探讨开发科普资源库,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互动式科普课程与实验项目,辐射湾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思路举措。

继续教育学院与理学院展开交流

       座谈会上,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生态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理学院、柔性电子学院等均结合自身定位,针对性地提出合作切入点,建议强化继续教育学院与专业院系间的协同联动,通过“功能互补、优势互济”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专业院系聚焦学科前沿与科研攻关,继续教育学院对接社会需求与职业发展,双方联合开发定制化课程、共享师资与教学设施,形成“学术引领+实践赋能”的双向循环,共同打造继续教育学院与专业学院融合发展的模式。

继续教育学院与深圳校区各院系开展座谈交流

       为发挥双方优势,各专业院系与继续教育学院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一是搭建跨学院师资共享平台,推动教授团队参与继续教育课程设计与授课;二是合作探索新型教育形式,满足在职人员多元化学习需求;三是依托学科优势与资源,联合开发产教融合实践项目。

       此次走访进一步加深了各专业学院对继续教育学院和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了解,为双方之间通过资源整合开展非学历教育合作按下“加速键”。未来,继续教育学院将与各学院保持常态化沟通,优势互补开展研学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共同推动学校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